云南鲁甸地震已致381人遇难
截至今天8时①云南鲁甸地震已致381人遇难,其中昭通鲁甸县302人,昭阳区1人;巧家县66人;曲靖市会泽县12人②中国地震局将此次地震应急响应提升为I级。预计未来三天鲁甸震区将有雷雨,提醒防范地质灾害。③牛栏江形成一堰塞湖,村民生命财产受威胁。沙乐公路已畅通,救灾物资正运往灾区。④昭通血站告急!呼吁大家到昭通市中心血站采血岗亭或流动采血点献血。联系电话:0870-2235613/2235632。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李震表示,在密集的余震中,如果震级比较大,会对地震滑坡导致的堰塞湖带来影响。如果余震次数多了,垮坝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余震强烈,尤其降雨后,容易形成再次滑坡和坍塌。

余震还会造成二次塌落,影响救援进展。比如2013年的芦山地震,损害程度虽然不像汶川地震那么强,但芦山地震后出现了数千次的密集余震,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救援工作。好在相比以往,此次的余震并不算十分密集。
地震后,鲁甸县牛栏江流域红石岩处形成堰塞湖,库区被淹40余家,200余人紧急转移。水位仍在不停上升,800余名村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所谓地震堰塞湖,是指由地震引发河道两侧山体滑坡或崩塌、滑坡体或崩塌体落入河道形成拦水堤坝、河水聚集成湖的现象。
堰塞湖堵塞了正常河道的水流,使堰塞湖区内的水位不断升高,水体的渗流压力会逐渐增大,在疏松堆积的堰塞湖堤上形成管涌,从而造成溃坝,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湖区中的全部水量一起排泄出来。高水头洪水无疑将造成下游的灭顶之灾。
云南鲁甸地震已致381人遇难,相关救援工作正在进行。目前震区下起了特大暴雨,通行困难,也给救灾抗灾带来了困难。请身处灾区的朋友保重,做好自救工作,并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望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