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在成都双流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唐空铁产业基地,新能源空铁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宣布:世界首条新能源空中铁路(简称空铁)试验线成功投入运行。成都空铁成功运行备受人们关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成都空铁成功运行消息。
成都空铁成功运行
11月21日,世界首条新能源空铁试验线在成都市双流区成功运行。全长1.4公里多的新能源空铁试验线,呈U字型环绕,整条试验线由乘客车站、一条正线轨道、一条副线及列车、静调库等相关配套设备构成,可以完全真实地模拟新能源空铁在实际运行中的直线、弯道、爬坡等性能,并通过10000公里的运行测试,形成标准化数据,为新能源空铁商业化,进入大众日常生活,改善中国城市交通拥堵打下坚实基础。
成都空铁成功运行
成都空铁
这条新能源空铁试验线,为架设于5米之上空中的白色轨道,呈U字形,全长1.4公里。整条试验线由乘客车站、一条正线轨道、一条副线及列车、静调库等相关配套设备构成。可以完全真实地模拟新能源空铁在实际运行中的直线、弯道、爬坡等性能。
空铁的前后首座,皆有司机为大家开路。如地铁一般,驾驶舱门与乘客车厢被一道门隔离。车厢内白底,嵌以蓝色座椅和扶手的柱子,看上去有些清爽,左右两侧分列座椅,或因试乘者众,整体感觉有些打挤。据称,一列空铁最高承运量为230人次。
站在车厢内,透过玻璃车窗,视线极为开阔,犹如站在二楼眺望远方。该条试验线轨道模拟了城市不同的路况,有弯道,有上坡,线路最大坡度千分之六,最小转弯半径30米。“请大家注意体验,现在进行弯道阶段。”空铁上的“导航员”王凯介绍,这些指标的设定是按照城市路况最复杂的情况下设计的,换句话说,只要这种状况下能取得模拟成功,那么城市其他路况就都能适应。
不过,感受到在车厢内颠簸还是比较明显。有乘客在车厢内摆放了一瓶矿泉水以测试其平稳性,见水在瓶中不停地跃动着,有乘客打趣道:“这运动的车厢就像给人做按摩一样。”
对于车内颠簸的反馈,翟婉明坦率地讲,这可能与焊缝有关,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收集试验参数,改进和优化方案。
空铁速度/它以60公里时速“飞行”
汽车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工具,这使得城市地面交通变得不堪重负,也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悬挂于空中的铁路(简称空铁)是现代城市立体化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
空铁的速度如何?这是公众关注的一个问题。翟婉明介绍,新能源空铁试验线试运行期间,其时速比照日本和德国的时速,设定为近60公里。他认为,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对于城市交通来说足够。因为城市交通隔不了多远就有一个站点,维持交通工具长时间的高速不太现实。如果空铁适用于郊外或者景区,则具备提速的空间。未来,空铁的时速提至70公里或者80公里都是有可能的。
通过介绍,大家对成都空铁成功运行消息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