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今日头条 > 志愿者太空归来

志愿者太空归来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6-12-15 11:43:51 火车票预订

  根据最新消息,志愿者太空归来,在过去的180天里,志愿者圆满完成了各项科研试验任务。详细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志愿者太空归来的具体内容吧!

  志愿者太空归来

  14日11时15分,4名志愿者走出实验舱,结束了180天的密闭试验,至此,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等主导、16个国内外机构参与的“人与环境”领域的大型国际科学试验圆满收官。

  今年6月17日,旨在瞄准未来人类深空探测和星际驻留任务的大型太空科学试验项目--“绿航星际”4人180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试验(“太空180”大科学试验),在深圳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启动。项目包括长期密闭隔离状态下人类心理生理变化及相互作用、长期密闭环境对人体节律与睡眠规律影响、长期密闭环境下睡眠与情绪调节干预等。志愿者太空归来

  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绿航星际试验技术负责人李莹辉介绍,试验中,4名志愿者所在的“太空舱”占地370平方米、总容积1049立方米,由4个植物舱、2个乘员舱、1个生保舱和1个资源舱组成,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空间生命保障系统集成试验装置,核心技术为第三代环控生保技术。试验期间,4名志愿者生存所需的大部分水、食物,以及全部氧气都依靠舱内复杂系统自给自足。

  在过去的180天里,4名志愿者按照试验大纲和指挥协同程序,圆满完成了各项科研试验任务。平台14个子系统运行可靠,5类25个品种植物茁壮生长,635台(套)参试设备稳定工作,2大学科21个参试项目有序实施,实现了2大学科1700余项数据的连续采集,获取了大量详实可靠的试验数据和重要试验场景的声像资料。

志愿者太空归来

  志愿者太空归来


  受控生态生保技术又称第三代环控生保技术,是在神舟飞船使用的非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和未来空间站使用的物理化学再生生保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通过人工建立的封闭受控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要的大气环境和生保物质。它基于生态学原理,通过动植物培养、废水废物处理、大气调控等多个功能单元的协同匹配,实现封闭环境内的大气、水和食物的高效循环再生,建立适合人类长期驻留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体系,旨在大幅减少地面物资补给需求。

  试验以氧气、水、食物和固体废物循环的闭合度将分别达到100%、90%、70%和60%为目标,通过植物培育与管理、废物处理与回用、水循环管理和大气再生与调控多项关键技术,开展受控生态生保技术试验验证。此外,通过自主研制的环控生保系统平台管理系统和人与环境试验数据集成管理系统,大幅提高了试验中数据自动获取能力,通过4种数据获取手段,24类共1706个指标具备全周期追溯、全周期管理、全周期挖掘能力。

  基于能量供应、膳食平衡、口味丰富、健康保健等方面考虑,科研人员在舱内栽培了5类25种植物,其中包括小麦、马铃薯、甘薯等粮食作物,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生菜、苋菜、小白菜等蔬菜作物,草莓和樱桃番茄等水果植物,铁皮石斛、辣木等功能植物。

  除受控生态生保技术外,试验还将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长期密闭隔离状态下人类心理生理变化及相互作用、长期密闭环境对人体节律与睡眠规律影响、长期密闭环境下睡眠与情绪调节干预等方面研究,对我国空间站任务中航天员心理支持与评价、生活物资配置与管理等项目进行试验验证。

  以上就是关于志愿者太空归来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 2017官方节假日出台
下一篇 2017年1月5日铜陵站调图方案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