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西安北站首用高铁人脸识别验票, 剃光头可能过不了需要人工验证哦~具体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高铁人脸识别验票的详细内容吧!
高铁人脸识别验票
近日,一则西安北站高铁验票首用人脸识别 剃光头可能过不了的新闻受到网友的关注。“身份证在下,车票在上,车票二维码朝上,人看着屏幕… … ” 春运首日,到西安北站乘坐高铁的乘客会发现,有几个闸机面前还有屏幕,识别人脸票证人合一才闸门才打开。我们一起去看看详细的报道吧!
“身份证在下,车票在上,车票二维码朝上,人看着屏幕……”春运首日,到西安北站乘坐高铁的乘客会发现,有几个闸机面前还有屏幕,识别人脸票证人合一才闸门才打开。
上午11时, 王先生一家三口来到西安北站,准备坐火车赶去杨凌。王先生单手抱着儿子,看了一眼通行指南,票、身份证放在实名制闸机扫描区,脸面向屏幕,整个操作不到5秒,闸门打开,他抱着儿子赶快奔向站内。也有一些老年人因为身份证和火车票没有对齐,不熟悉操作而感觉有点难,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得以“通关”。
2017年春运,西安北站首次启用4台实名制闸机(俗称人脸识别验证检票机)以及智能机器人等。据工作人员介绍,人脸识别验证,是将扫描到的人脸和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实现票、证、人三统一。如果比对相似度不到75%就需要人工验证,熟练使用2秒多就能进站,不太熟悉的话5秒以内也差不多能进站。
高铁人脸识别验票
人脸识别技术简介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并且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实现为主;人脸识别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尖端的核心算法,并使识别结果具有实用化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同时需结合中间值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其核心技术的实现,展现了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转化。
以上就是关于高铁人脸识别验票的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