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一张“中国彩礼地图”在微博上走红,该图以地图形式标注了中国各地的结婚彩礼金额,引发网友热议。近日,2017最新中国彩礼地图出炉,4年时间里,这份“彩礼地图”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接下来,一起来了解2017最新中国彩礼地图。
2017最新中国彩礼地图出炉
近日调查“天价彩礼”后,更新了各地数据,最新“中国彩礼地图”出炉。
一张“全国聘礼地图”在微博上走红,该图以地图的形式标注了各个省市区的结婚聘礼金额。其中,河南聘礼的起步价为6万元。此图一出,不少网友直呼“娶不起”。采访获悉,河南结婚聘礼在6万元以上的确实不少。对此,有专家表示,聘礼较高,面子问题可能是主要原因,也与当前社会不少人的金钱至上观念有关,但聘礼并不能奠定婚姻幸福的基础。
2017最新中国彩礼地图数据来自对国内300多人的调查,在表格上,全国被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百万元区、50万元区、10万元区、万元区和零元区。河南聘礼为6万元起,处于万元区阵营,仅重庆处于0元区阵营。
在买卖婚姻中,彩礼表示女子的身价,有的地区和民族直称为身价礼。
2017最新中国彩礼地图出炉
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
“彩礼”的表述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用语,人民法院审理的彩礼纠纷案件的案由按照有关规定被定为“婚约财产纠纷”。婚前给付彩礼的现象在我国还相当盛行,已经形成了当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
这种婚姻形式直到中华民国都有延续,但当时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苏区颁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已有了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对婚约和聘礼作出规定,且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
2017最新中国彩礼地图 贫困山区彩礼高于城郊区
4年前,一张“全国彩礼地图”在微博上走红,引发网友热议。近日调查“天价彩礼”后,更新了各地数据,最新“中国彩礼地图”出炉。
“整个家完了,彻底完了。”望着儿子房间门上那个残存的大红“囍”字,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付道镇67岁的陈老汉忍不住老泪纵横。今年春节前,他和老伴以一套在县城里购置的婚房和11万元礼金,给27岁的小儿子娶了亲。
为此,老两口不仅用尽了毕生积蓄,还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没想到,就在新婚之夜,小两口为了这11万元礼金发生激烈争执,小儿子盛怒之下将新娘砸死,给两个家庭及社会都留下了巨大伤痛。
惨剧让人唏嘘,沉重的彩礼是始作俑者。从20世纪50年代的几尺花布,到改革开放后的“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再到如今一些地方用百元钞票“称斤论两”,国内一些地方不断加码的“彩礼”正在将像陈老汉这样的普通父母压得喘不过气来。
本来是礼节性的民俗,彩礼缘何不断走高?如何通过移风易俗,铲除这种社会陋习?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
4年前,一张“全国彩礼地图”在微博上走红,该图以地图形式标注了中国各地的结婚彩礼金额,引发网友热议。经过调查发现,4年时间里,这份“彩礼地图”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不仅彩礼翻了番,房子、汽车等也成了结婚标配。
根据2013年的“彩礼地图”,河北省的平均彩礼为1万元礼金加“三金(金镯子、钻戒、钻石项链)”,花费大约为3万元。也就是说,4年时间里,即便不加入买房买车的花费,河北省的平均彩礼也增长了2—5倍。
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河南、山东、贵州、陕西、甘肃等地,而且表现出“越是贫困地区,越出现高价彩礼”的特点。4年来,贵州的彩礼由2万元礼金加电器上涨为8.8万元礼金加“三金”;陕西由3万元礼金加“三金”“三银”上涨为10万元礼金加“三金一动(‘动’指的是汽车)”;甘肃一些农村地区的礼金则疯涨为1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一线城市的彩礼涨幅存在差异。4年来,北京市的彩礼由1万元礼金加礼品上涨为20万元加一套房;上海市的彩礼保持不变,维持在10万元加一套房;广州市的彩礼由1万元礼金加“三金”上涨为总价值5万元的彩礼。
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彩礼情况差异也比较大。在新疆,维吾尔族姑娘对结婚首饰(耳环、项链、手链、戒指)更为看重,礼金可以商量,大体3万元到10万元不等;当地汉族男性结婚则需要20万元的礼金加一套房子(男女各付一半,或者男方买房、女方买车)。4年前,新疆的彩礼还是8888元礼金加双份礼品。在西藏生活的藏族男子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娶新娘不需要送礼金,只需要送数量不等的牦牛(8000至1万元一头)、羊或者汽车就行。
2017最新中国彩礼地图出炉,经过调查,在彩礼上涨的区域里,西部地区彩礼高于东部和南部地区,贫困山区彩礼高于城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