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那2017入梅和出梅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梅雨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2017入梅和出梅时间介绍。
2017入梅和出梅时间
入梅时间是公历2017年6月8日,农历五月十四。
出梅时间是公历2017年7月19日,农历五月廿五。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
梅雨季节入梅出梅标准
入梅: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
出梅:反之,连续5天姘居气温超过30℃,且不下雨,就代表着出梅了。
清楚了2017入梅和出梅时间后,一起来看看入梅和出梅介绍。
入梅和出梅
每年初夏6~7,从我国的江淮流域(宜昌以东)到日本南部,都会有一段连阴雨时期,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频繁。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所以称为”梅雨“。又因为这时空气湿度大,衣物极易受潮发霉,因而也俗称”霉雨“。
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显,有的年份不明显,甚至产生空梅现象。如1954年梅雨季节异常持久,长达两个多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涝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通过介绍,大家清楚2017入梅和出梅时间了吧。记住了2017入梅时间是2017年6月8日,出梅时间是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