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在水一方

更新时间:2017-07-27 16:47:36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089504
独揽风月
15篇游记

嘉业堂藏书楼,毗邻小莲庄,是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掠览过古旧书架上满满当当的书册,想到我儿时曾经的梦想似乎只是作一个图书馆管理员,有着看也看不完的书……而今,却不知书香何处飘。也罢了,彼时阴沉沉的天透出一片蓝,天似晴好。

南浔,在水一方7

差点儿忘记,旁边的溪流名叫“鹧鸪溪”,喜欢的名字,回来后想起词牌名——鹧鸪天。游船摇出,泛起涟漪,边上两对鹧鸪慵懒地打理着身子,很水乡的样子。

求恕里,则是刘承干住宅外的另一别业。中西合璧,颇具雅趣。面积不大,贴合西洋门楼上的“鹧溪小隐”四字。里面还有一个比较感兴趣的是,陈列着刘承干九弟刘旭沧的摄影展。“一长衫马凳子,以收藏古董成名;一个西装革履,钻研摄影成名。”最是羞愧见著诸如专、精之类的字眼,最是钦佩那些杰出于某一领域的人物。一技行天下,我的追求啊我的梦想呢……

南浔,在水一方8

刘氏梯号的主人是刘镛的第三个儿子刘悌青,他们说这个建筑“最有特点的是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其中北部欧式建筑立面尤为壮观,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见胜”,可怜我不懂鉴赏,只是见到一片颓红,嗯,是“红房子”。

南浔,在水一方9

四象之首的刘家如此,张家在南浔也不逞多让。占四象之次席的张颂贤,“善经营,鸦片战争后,全力经营辑里丝出口业务,并在南浔、上海开设了‘张恒和丝行’,营丝不数年发家,遂成巨富。”南浔另一处巨宅张石铭旧宅,便是张颂贤之孙张均衡所建。整个旧宅,“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系江南罕见的基本保持明清历史旧貌的豪门巨宅之一,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

庭院深深,回廊曲折,着实逛了好一阵子。“懿德堂”、“择是居”、“以适其志”,……望着古人为其宅子、书斋、会客厅等处所书的匾额,文风悠悠自古通达而至,真正的文人雅士。

南浔,在水一方10

南浔,在水一方11

宅子的四进则是另外一般风格,一个充满欧洲十八世纪建筑风格的豪华舞厅。遥想,在女人还缠着三寸金莲的时代,张家的才子便已经时髦地办起了舞会,旗袍、卷发、小披肩、西装、礼帽、烟斗……明明灭灭的琉璃灯火中,迷醉的的歌声从留声机中响起,摩登男女携手走下舞池,跳起华尔兹抑或狐步,“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哦,好吧,扔掉幻念,其实我脑海中响起的是邓丽君的歌声,“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

南浔,在水一方12

记性不好,印象中“张静江”这个名字很是眼熟。行至张静江故居,看了介绍才想起,原来是他在杭州主持举办了首届西湖博览会,是他支助孙中山建立民国,又扶持蒋介石。访古,名人在此:正厅上悬挂的黑漆金字“尊德堂”堂匾为甲午状元张謇题写,两侧则是孙中山的一副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抱柱对联为同治、光绪二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写:“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又想起“天下文章在浙江,浙江文章在我乡。我乡文章属我弟,我帮我弟改文章。”我就不直说老子文章天下第一!假他人之语,道不才之才,这亦是古人之哲学。

南浔,在水一方13

是为南浔“四象”之一,无不是大能耐者。再说这庞云鏳,在和“红顶商人”胡雪岩合伙做蚕丝生意的同时,还兼做军火生意,为左宗堂向洋商购买军火。后又通过李鸿章,使儿子庞元济在得慈禧太后旨恩赏举人,特赏庞云鏳一品封典,候补四品京堂,恩赠荣禄大夫,光禄大夫之称。庞家的面子,着实登对,了不得。

  • 火车票
  • 汽车票
  • 飞机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门户 > 游记攻略 > 浙江游记 > 湖州游记 > 南浔,在水一方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