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之行--回忆之旅

更新时间:2017-07-27 16:49:45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107547
西瓜的夏天
20篇游记

如果要给那年的冬天找一个代名词,我想,肯定是阿杜的歌声。又是一年冬天,地点换在了上海,在寒风中摩擦着双手等待公交的我,嘴里突然哼出了阿杜歌曲的旋律,五年前的故事如排山倒海般袭来,感动又激动的我拿出手机,给同样在上海打拼却许久未联系的老同学发去问候的短信,而这个人,就是当时在窗内高举照片的人。

上海拥挤的人群和拥堵的车辆,逼着我们把彼此的情感埋在内心的最深处。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我们在行动上也体现了这一点,这很无奈。同样在上海,同样在打拼,其实我们都需要彼此,哪怕是最一句“最近好吗”这样简单的问候。不过很可惜,半年一次见面的几率似乎仍在继续。

高三那年,每每路过火车站,我都会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这里将是我志在四方的起点。大学,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我从因为不吃辣而坚持一星期可乐配白米饭到现在的无辣不欢。南昌的很多小吃以咸辣为主,直到现在,我还在回忆当时夺口耳出的那句疑问:江西的盐是不是不要钱?

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那街边的小吃,满是南昌口音的老板围一围裙,将酱油盐还有辣椒组合而成的黑红的汁水不停地扑洒在海带,鸭肠等食物上。想吃,就拿上一串走着吃,不要顾及形象。大街上,你可以看到许多美女,边走边吃着那堆满辣椒片的藕片,迷死人的笑容下,那微起嘴角边满是这东西的残余。吃时的豪爽和在男友面前撒娇所形成的反差,将南昌女孩的性格刻画的入目三分,同时也构成了南昌街头小吃文化中的另一种人文文化。

(南昌的特色,街边的小吃。)

你还是没变,是我看到“季季红”菜单后发自肺腑的一句话。五年过去了,房价疯涨,猪肉飙涨,似乎世界一切可以用金钱来购买的东西都在做着“涨”这个动作,但这里的价格,还是学生时代的平民价。 依稀记得,在那迷恋季季红疯狂的年代,我们可以颠簸一小时的公车乐此不疲,甚至见面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伸手抓来身上一闻,然后脱口而出,你季季红了吧?好好的一个名词,硬是被我们这群大学生们活生生的吃成了动词。而这样的文化,我的学弟学妹还在前仆后继着,从他们坐在餐厅里满足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很乐意。

(如此丰富的品种,只是60不到的平民价格。)

更多游记请浏览本人博客:

  • 火车票
  • 汽车票
  • 飞机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门户 > 游记攻略 > 江西游记 > 南昌游记 > 南昌之行--回忆之旅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