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一小庐山快乐游

更新时间:2017-07-27 16:49:54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108906
九州
87篇游记

(“蹉跎岁月”)我对寺庙没有什么研究,黄龙寺就在眼前,在我看来与其他寺庙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倒是三宝树让我仔细观瞧。一棵1600岁的古银杏估计需要4-5个成人才能合围,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一级古树,是我们熟知的活化石;两棵柳杉,其中一棵也已经600岁高龄,属于国家一级古树。可从这些树的外形看,就像康熙大帝中的主题曲一样,再活“500年”、“1000年”也不是难事啊!!

黄龙潭,就是一道奔流而下的溪水,形成一潭碧水,不知道“黄龙”有何典故(也许来源于黄龙寺)?倒是乌龙潭让我们见识了高科技的力量。刚走到乌龙潭拐弯处,就听见一个导游在给其他游客介绍,这就是《西游记》是水帘洞的拍摄地,用高科技拍摄的水帘洞。走近一看,瀑布(如果这也可以称为瀑布)也就3-4米高,最宽的一条瀑布也就1-2米宽。把这样一个溪流拍成声势浩大的水帘洞,不知是高科技的力量,还是导演戏弄观众的力量。也许《西游记》中各路神仙变幻莫测的魔法给了导演灵感,既然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够缩小成一根针,为什么我不可以把小小的溪流放大成一个人间仙境的“水帘洞”呢?山东蓬莱的花果山,该不会是通过这样的高科技形成的吧?!

再往前走,路边就是一条渐行渐宽的小溪最终形成一汪碧池,碧池的终点竟然是一道人工的大坝(全名:庐山水电站拦河坝)。想想,若没有这个人工的大坝,哪来的一汪碧池。这究竟是自然之美,还是人工之巧啊?

行至大坝时间将近正午,一线游过半。我们在大坝上盘腿而坐,享用美味的午餐。从南昌家中带来的卤鸭腿是绝顶的美味佳肴。就在我们享用美食之际,刚才还是清晰如画的山峦,顿时云雾缭绕,远山、近山统统不见踪影,只留下一片白茫茫的雾气。这是我们在庐山第一次感受云雾的力量。当然,在感受云雾的同时,我们胃口的力量也如风卷残云,一通摧城拔寨,顿觉精力旺盛,行走起来更是脚下生风。

我们的基本原则,什么龙星索道、石门瀑布、悬索桥,只要不是庐山管理局开发的景区,统统不看(可惜,第二天在出租司机的怂恿下,没有很好地坚持原则,立即上当)。即便是龙首崖,也被当地人承包,搭个台子、放张椅子,就开始10元一张照片地做起生意。让这一段景致打了一个折扣。

其实,这之后的山景依然很美。如果我们能爬上“龙首崖”,向山谷中眺望,我想一定可以体会“豁然贯通”、“纵览云飞”的意境和感受了。

如果步行到仙人洞需要30-40分钟,为节约时间、节省体力,10元打的直奔仙人洞。网上说仙人洞里住着道士,其实哪有什么洞,只是在一个巨大的岩石下面挖了一个洞,里面供奉一尊道仙张三丰的像。外面坐着两个穿着道士服的人在聊天。

一路前行,渐渐进入“锦绣谷”。“锦绣”二字可谓名副其实。峡谷两侧,悬崖峭壁、云雾升腾,多个地方有突兀的岩石把游人引向谷的中央。这些大岩石上有的已经用栏杆围出一个安全地带,让游人既可以一探深谷的幽险,又不至于两腿一软、一失足成千古恨;但有的岩石却无法设置围栏,只能用醒目的黄线标出危险地带。无限风光在险峰,也在险境,小心翼翼、慢慢挪步,移到黄线边缘、黄线外边,留个影,让巨大的锦绣谷老人头称为我们的背景吧。有时候,云雾会帮我们的忙,有了它,我们对脚边的万丈深渊便浑然不知,无知者无畏!我们竟然可以站在悬崖的边缘心不跳、腿不颤。待云雾飘过,悬崖真面目却让我们心惊肉跳。唉,人的心理作用太强大了!

不论远远眺望“锦绣谷”老人头,还是拾级而上站立在老人的头顶上,满眼都是陡峭的山崖、碧绿的草木、弥漫的云雾,似乎每个角度都是景,每个方向皆成画。还有那横在路边的“一摸走官运、二模走财运、三摸桃花运”的好运石,三部曲似乎是那些“走运”人的真实写照。

攀上了老人头,也就结束了一线的爬山行程。接下来就是轻松惬意的“如琴湖”浪漫之旅。宁静的湖水倒映着翠绿的山峦,飘逸的云雾在山水之间嬉戏,一会儿蒙住这座山峰,一会儿又抱住那座山腰,似乎成了这山水间最快乐的生灵。而这湖水竟然停留在千米山峰之间,与云雾相伴,同青峰为邻,让人不觉感慨,我们这一生应该栖息在何方?对了,就应该是在湖边那万绿丛中点点红——红顶别墅!

  • 火车票
  • 汽车票
  • 飞机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门户 > 游记攻略 > 江西游记 > 九江游记 > 二大一小庐山快乐游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