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的冲动-0810庐山之旅

更新时间:2017-07-27 16:49:54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109318
忽而今夏
39篇游记

因为林的坚持,我们是走着回到牯岭镇的,我差点没走废了,一路上只能以晚餐好好犒劳自己来作为行走的动力。进镇后我们就冲入了“利民煨汤”(新华书店右手边是“火柴天堂”,再右边就是利民)。沿街挂有利民招牌的只是一个门洞,正对向上的石阶,一眼看不此店的所以,但请勿犹豫坚定地往里走。走上几步阶梯,右手第一个门,径直往里走到头就会找到苦藏于深闺的“利民”。古朴的木桌长椅,一共三间房,第二间是设置柜台和厨房的那间,紧密的小空间里放着三张方桌,靠墙是个大炉子(正是煨汤用的)还堆着些杂物,因此一坐满客人就显得大家都亲密地挨着,整个气氛感觉随意而亲切。柜台和价牌的布置颇有时光交错的幻觉。我们点了两份汤、一份地瓜泡饭和一份炒米粉,发现利民的瓦罐汤真是物美价廉,大多是3-5元一份,里面的料也挺足,最重要的是,秋冬季里喝完这一小罐汤,整个身心都热乎了(在这里解决一顿饭两人20元足够了)。点菜时发现很多当地人点了炒饭,顿时心痒痒,猜测这里的炒饭一定很好吃,计划着明天再来这里喝汤再尝尝炒饭。利民的餐具似乎除了瓦罐就是铝制的宽口碗,这种铝碗是小时候家中曾用过的,拿着真有种归家的亲切感,真应了一句话,好吃不在外表,量足味美才是硬道理。

10月27日雨转晴

早上迷迷糊糊之时,扯开窗帘发现屋外的雨正下得热闹,立马倒头睡下,放弃看观日出的美好心愿。待我们睡醒屋外依然在下雨,林问我想吃啥,头一个在我脑海里冒出的念头还是“利民”美味的瓦罐汤。今天是以一副熟客的姿态进入利民,时间尚早没啥客人,貌似店里的伙计正捣持着自己的口粮。我点了份花生银耳甜汤,还要了份昨天心痒到今天的炒饭,不过有点小失望,炒饭的口感有点硬,联想起昨天在小院子的白饭,感觉这里的米饭都不够可口。不过瓦罐汤依旧很棒,依然带给我一身的热乎劲。

第一站别墅区,又想起上山时钱伯伯所说的“来庐山一定要看它的建筑”,不知他玩得可顺心?基于美庐(门票25元)和老别墅故事景区(门票30元),我们俩只在其外围晃悠了一下就离开了。走过庐山会议旧址(现为庐山人民剧院,门票20元)后,按照地图的指示,我们还找到了天主教堂,可惜不对外开放,大门紧闭着,似乎已经废弃了。

中午返回牯岭镇,探访最后一个美食坊——石牛酒家。和利民一样,同样在沿街只能看见一个门洞挂着“石牛”的牌子(位于Adidas店的左边),同样要沿着石阶上行,差不过上到二层楼的位置你才能揭开石牛的神秘面纱。说实话,如果不是听闻推荐,在街边看见石牛的招牌,就算好奇,也会因为一眼望不见店面而停下我探寻的脚步。但是石牛虽深藏闺中,老板却并不愁,因为这是家当地人熟知的饭店,而且一旦有游客经介绍走入石牛大多会成为回头客。接触下来,老板人也特好,我们想尝一个庐山特产“三石”之一的石鸡,可是问过几家店整份都挺贵,可石牛的老板愿意为我们炒个小份,40元,虽称小份其实量并不少,两个人吃足够了,再加个石耳炒鸡块和嫩芛做的小炒,这顿午饭吃得很满足。石牛是个特“朴实”的饭,如果讲究环境的朋友可能接受不了,但是菜肴的味道真不的不赖噢,完全值得多次光顾。

再次回到牯岭镇,打了辆车去庐山植物园,由于司机在路上接到一单从五老峰回程的生意,但对方等待的耐心有限,这样一来我们有幸感受了一番庐山上的极速飘移,在山路转弯处我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看到司机一副特投入的样子,身体也随转弯的方向呈反方向大幅倾斜,如同正在游艺房玩动感赛车,我立马放弃了控制自己的身体的企图。

植物园内的游人很少,但根据导视图判断面积却不少,前一天的疲惫感尚未退尽,导致某人看见园内大片的草地竟生困意,强烈要求停步在草地上小睡,只剩我一人无聊地研究身旁的花圃。庐山上常见下图中这种花(花盘很大,深色品种的花辫层多而密实,可能花盘大太重导致大多数都低垂着脑袋),但连植物园内都没有相应的介绍,林觉得很像芍药,可惜后来一直到离开都忘了问一下当人。

  • 火车票
  • 汽车票
  • 飞机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门户 > 游记攻略 > 江西游记 > 九江游记 > 不悔的冲动-0810庐山之旅游记